浅谈劳保生意淡,商家转向品牌代理来摆脱窘境——防尘口罩批发商
“老板,这双手套怎样?”
“你这个线头多,你看这几个指头缝都有。”
在五金北路一家劳保用品店里,来自缙云的厂家正向店商推销产品。
“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上门推销。”将手套递还给销售人员后,该店老板应业斌说,12年前的五金北路只有零星几家劳保用品店,不过随着我市门厂的增加,劳保用品店也越开越多,仅这一条街**驻扎了30余家店面,劳保市场渐成规模,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光顾。
不过,今年多数劳保店都觉得生意不好做。晓燕劳保总汇负责人说,原本冬季是手套的旺季,但今年的生意淡很多,特别是门厂生意起码少了30%,**连小批发商也不怎么来拿货了。
“现在交通太方便了,企业都直接到义乌批货,只有号码不齐全的时候,才会上这来零买。” 劳保店商苏窕说,小店正在谋转型,曾到厂家上门推销,但发现没“面子”行不通;走电商途径,货流不给力,一件600双的红线手套,重达近30公斤,走快递,赚的还不够跑腿;放托运站,又不能直达客户手中。
苏窕说,现在**怕的**是“拖债”,以前跟厂家交易都是现款付清,但近年来,不少企业都要求分期结账。今年市场不景气,一些企业出现了货款一拖再拖情况。
经营10多年的李经理告诉记者,与其他行业不同,劳保行业有一个特点,如果想做大,客户必须锁定大中型企业,因为他们的需求量大。但这样又会出现一个问题,企业往往凭借“高大上”的规模和经营智慧致使劳保商话语权下降,在结款方式、利润率甚至在态度上都会“得寸进尺”,造成劳保商因为资源和资金被两端吸收,出现周转困难。
只有聚焦优势产品,做专做精才有新的转机。今年9月,应业斌拿下了两个品牌手套的永康区总代理,并盘下了一间店面。手套的销量不断上升,仅上个月,帆布手套**成交了3万双,上胶手套3.8万双,总销售额达到了10万元,同时还带动了店里的打包带、五金工具等货物的旺销。